个人介绍见置顶

丧钟为谁而鸣 ——写给光锥老师的《仅此一场战争》

与🌰贴贴

Ichin:


  • 超大声表白 @光锥之内就是命运 老师的这篇文!真的超级精彩!


  • 超级迷你的读后感完全表达不出来老师文的万分之一好_(:_」∠)_





这篇文里老师并没有使用国设,这使得每个人都不必要从所谓“国/家/利/益”的角度出发,不必要遵循国/家的想法,而是更加平民化,象征着那个时期某类真实存在的鲜活个体;也正因为如此,每个人的形象才能更加鲜活。


在我看来,《仅此》里的米是个富有典型美/国气息的年轻人,他像很多大学生一样充满生机活力和幼稚的幻想主义(有一说一站起来朝飞机呼救那一段我真的有被笑到),被国/家稀里糊涂地忽悠上了战场却并不了解战争的目的,不同于国/家充满了政/治/利/益的相互审视,他具有年轻人特有的英雄主义和乐于尝试(比方说他是最积极响应王耀呼吁的那个)。


而英和仏则代表着另一种人生。我私自推测他们应该比米年长,他们具有更丰富的阅历,也被己方阵营的思想影响的更深,因此无论耀方如何向他们阐述远大的理想蓝图,他们都会下意识认为那是一种敌对的产物。但这不代表他们对战争的洞悉能比米明确多少,其实他们也并不真正清楚战争的真正意义。


耀是兼具热情和理性主义的那一代人之一,彼时的人们尚在建/国的喜悦余韵中,他们还没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、大/跃/进或是wg的挫折,强大的苏/联还是亲爱的“老大哥”,他们面前有一片光明的未来。他对未来的道路充满美好的构想,但是因为经历过太多苦难的洗礼又充满理性(比方说耀一开始就清楚地意识到他跟米不会有一个好结局)。


在文中,王嘉龙只活在人们的话语里,但他却是最让我揪心的那个。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悲欢离合在他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。政/治的冷血总是将一个个普通的灵魂推向深渊,我多么希望他平安活下去。关于王晓梅,虽然大家都讲《亮剑》是个俗套的故事,但是私心还是觉得晓梅与其中的田雨(没错就是李云龙那个高知的护士老婆)很像,她们都是知识分子阶级,也是大家庭出身,但是她们有着名为“新/中/国”的梦想,她们是新/中/国那一批人的缩影。


本质上说,每个卷入朝/鲜/战/争中的人的命运都是可悲的。


新/中/国初生,虽然充满憧憬到但仍然幼小而脆弱。国/家间的歧视和博弈在最后涉及到“自愿交换”地方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,血淋淋又残忍地勾勒出国家间冷酷而严肃的斗争。这种斗争会发生变化,但永远不会消失,这是这个故事的悲剧根源,也是它无可避免的唯一走向。尾声中说米决定留了下来,看似是个好结局。但我记得光锥老师之前跟我讲过的脑洞,未来这个故事仍然会是个悲剧,时代不允许它以欢笑结尾。


耀和米的相遇,可以说是在错误的时间、错误的地点遇到了错误的人。如果他们是在晚清混乱的政/局中相遇或许会成为志同道合的革命者;如果他们是在改革开放以后中/美关系最和睦的那段时期相遇或许会成为商业合作伙伴……可惜他们相遇在一个两极阵营针锋相对的时期,可惜他们相遇在战火纷飞的战场上,可惜他们如果不分道扬镳就只能粉身碎骨。


但是耀和米没有用苦难和泪水填充这个本就伤痕累累的错误,他们相处的多数情景是美好的,愉悦的,是会让人燃起希望的。他们挣扎在现实的桎梏里,总是试图报哀歌以欢笑,这是全文让人觉得最精神明亮的地方,是散发着微弱虹光的希望。让希望继续明亮下去吧,即使前方就是深渊,此刻仍需有光。



评论
热度 ( 8 )
  1.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

© 光锥之内就是命运 | Powered by LOFTER